![]() |
艺术批评家段君 |
搜狐艺术:梵高对于中国有多大的影响?
段君:梵高对中国的影响,从专业上讲,他把19世纪浪漫主义和20世纪的表现主义串起来,而表现主义对于整个20世纪的中国非常适合——表现自己的情绪以及整个时代的一种苦难感,或者说一种贫困的力量。梵高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给贫困中的艺术家一种信念,如果当时是贫困的,但是日后成为全世界景仰的艺术家。在贫困中创作的这些作品,对于今天的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启示性,是一个励志性的偶像。中国艺术家生活得太安逸、太舒适了——在舒适中创作伟大的艺术品还是困难。中国20世纪还是一个比较贫困的时代,既表现贫困又表现艺术家在贫困中怎么创作出一些伟大的作品,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梵高对于艺术的信仰,他真的把艺术当做唯一最高的追求、非常纯粹的信仰!日本人买他的作品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日本也是一个有信仰、有追求、有纯粹性的民族——我们中国在艺术界或者在宗教界才有这样一种情感,整个中国是一种世俗的状态。对艺术纯粹的人不管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想会越来越多,普通人也会更多,而且现在已经更多听到了他的这些故事,我想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去追求甚至主动去寻找私下流通的艺术,把它购买过来,这样在中国会有更大的传播。海外太多了,中国人买他的还是少。
搜狐艺术:有一本书《菊与刀》,日本人比较崇尚菊花与刀这种精神,也有人说日本人当时对于梵高的狂热有点价值判断失误,有很多人觉得梵高和后印象派跟浮世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日本人判断梵高的画跟日本有很大的联系,而作为后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的画对于日本人因此有着特殊的价值。
段君:这点是对的,美术史的交流关系是对的,为什么印象派在中国受欢迎?后印象派跟日本之间的关系,跟浮世绘的关系确实紧密,日本人买他也不是偶然。中国人其实对于印象派像莫奈这样的风景更有感觉,而梵高相对于印象派还是偏于局限性多一些。梵高表现的还是一个扭曲的心态,日本人对他的狂热从日本人的角度来说没有问题,因为这种信仰本身除了有理性的视角还有一种狂热的色彩,你爱它越深肯定价值越大。价值判断失误的确有这种原因,我个人来看的话其实梵高的作品更多的还是侧重于内心扭曲性的情绪上的表达。他的价格为什么已经低于培根这些艺术家,因为他还是更多侧重于个人性。当然也有人说他的个人性代表了当时社会整个的扭曲。但我觉得他带着这种社会性不如后面的蒙克,蒙克直接继承梵高,并把它发展成表现主义的东西,蒙克的价值已经不在于纯粹的个人性,而更多在于社会性。梵高还是强调他最大限度的个人性,甚至把整个艺术史扭曲过来从一个客观变成完全主观的,甚至人家说他不会画画——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为什么?从纯客观转到纯主观这样一个价值,奠定了整个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基础。当代艺术现在就是搞主观性,再不遵循所谓客观实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