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场 |
![]() |
展会现场 |
![]() |
Ashley Bickerton《 2 Women on Scooter with Matisse》 |
一年的时间居然能产生如此惊人的变化,会场还和以前一样,与会的画廊总数也和去年相当,然而第二届香港巴塞尔不论看起来还是感觉上都与上届截然不同。它发展迅速,已经从一个地区性的艺术交易展会蜕变为正式而成熟的国际性艺术博览会。
对于那些抱着把香港打造成亚洲当代艺术交易中心的主意而投资的人来说,这可是一个好消息。香港,你可以这样说,达成了它的使命。香港没有艺术品税收、进口限制和出口控制,而巴塞尔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这座城市作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全球交易场所的竞争优势。
今年另外一些显而易见的不同之处在于亚洲与西方画廊带来大量经典的个人作品,给参观者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让他们赞叹不已,而这正是最优秀的艺博会所具有的一项特征:卖家持续为一组精挑细选过的高级买家们提供有签名的艺术作品。前来巴塞尔的卖家充满信心,目前看来他们都想要到香港来。
能够证明我所言非虚的例子举目可见,几乎主导了整个参观展览的第一印象。在Gajah 画廊,两幅巨大且异常出色的Ashley Bickerton画作填满了整座墙壁。在Lehmann Maupin画廊则有Hernan Bas有史以来最棒的作品《The Guru》(2013)吸引着你的主意,这是一幅肖像画,一位美男子孤单一人的位于充满异国风情的热带风景之中——这就像是高更与梅普勒索普的结合。
Paul Kasmin的《Nyoman Masriadi》在艺博会正式开幕前就以3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高古轩画廊与Acquavella画廊中的曾梵志的主要作品的价格都高达数百万美元。Victoria Miro画廊也被这股风气所传染,带来了Grayson Perry的《Map of Truths and Beliefs》(2011),这是我所见过的该艺术家创作过的最出色的的挂毯艺术。它美不胜收。
佩斯画廊的展位鹤立鸡群,充满了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大师杰作,其中包括张洹、宋东、奈良美智和李松松。李松松的作品《The Garden》(2014)十分吸引人眼球,作品用苍白忧郁的颜色描绘了一片荒废的风景,如同处于冬雨之中。这件画作的价格是48万美元,它绝对物有所值。
Sean Kelly画廊骄傲而明智的推出了其发掘出的艺术家森万里子,艺术家本人与她最新创作的雕塑《Renew III》(2014)都出现在了展位上,这件作品是圆形平台上迷人而又性感的玻璃纤维雕塑。与此同时,Van de Weghe画廊将一对Jean-Michel Basquiat的美丽的大幅画作安置在了VIP区的入口,仿佛是在向收藏家宣告香港巴塞尔已经晋身为了一个严肃的艺术博览会。
在亚洲画廊中,日本卖家一如既往的值得受到特殊关注,特别是SCAI The Bathhouse画廊、Mizuma画廊、山本现代画廊和大田艺廊。当地卖家Pearl Lam也有一个出色而聪明的展位,混搭了亚洲和西方风格,隐喻了当代艺术不断地亚洲化趋势。附近的Kukje画廊的卖家也做出了类似的举动,他们把Anish Kapoor一对优雅的雕塑和韩国艺术家Chung Sang-Hwa的极简绘画放在了一起。
展会中长征空间画廊的徐震单人展和汉雅轩画廊的谷文达单人展是一个有力的宣告:参与展会的亚洲画廊态度认真专业。这和几年前的光景迥异,当香港巴塞尔还被叫做香港国际艺术展的时候,亚洲画廊被毫不留情地归类为低人一等的范畴。而现在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画廊正在努力吸收亚洲的天才艺术家。
这股积极的势头会持续下去吗?我相信会的。尽管明年香港巴塞尔的日期从5月改到3月的影响还不甚明了,但是巴塞尔艺博会的组织者确信这项决定更加符合国际艺术界的日历表。日期变更的劣势在于丧失了与香港每年5月举行的当代艺术春拍连动的机会,而且它的日期也和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性艺术博览会迪拜艺术博览会有所冲突。(作者:Benjamin Genocchio,来源:artnet news)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