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sten Greve与方塔纳作品 |
方塔纳最为人知的艺术贡献在于其一系列“割破的”画布。他因此成为极少主义的始祖。1949-1950年间,封塔纳开始刺穿其画布。“弄出一个洞来”,他评价道,“打破了画布的空间,好像在说:自此我们可以自由地做我们喜欢的了。”他视其空间观念为一种乌托邦形式,游弋于绘画或雕塑的物质限制之外。发展这一观念,他将孔洞与厚涂结块的颜料结合,认为这是一个途径,鼓励物质与空间、寻常材料与空洞之间对话。至1950年代末,他回复其早期作品的简单处理,径直割破空白画布。“割破的”画布有些是当众创作的。刺穿画布,使封塔纳事实上打破了观者视线占据的画面,通过画布本身,通往其后的空间。封塔纳将其视为一种唤出的无限,声称“我创造了无限的一维。”方塔纳虽以极少主义的刀痕画布知名,其一生的创作则涉及多种媒介、多种趣味,他在画布上挥刀直白表达,他亦留下正统的古典风格的雕塑。他曾受聘为米兰新建的法院大楼创作古典装饰。1951年-1952年,他参加米兰的多摩教堂的大门设计竞赛,与Luciano Minguzzi并列第一,惜设计并未实施。
搜狐艺术:艺术家卢其欧•方塔纳(Lucio Fontana)作品的艺术价值是什么?
Karsten Greve:艺术家方塔纳他是先学习的绘画,然后开始做雕塑,并且他开始研究如何在创造一个三维的空间,把雕塑与绘画相结合,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其它画的里面只有一个划痕的那样的作品,你可以观察出来实际上是在这件作品之后的,最开始对这个画面进行实验的时候,就戳一些洞,在这个画面里面它有各种形式的洞,还有一个划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似他在毁坏一个油画布,毁坏一个作品,但同时他又创造了一个观看这件作品的新的一个纬度。这件作品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这个艺术家来探索油画的平面与立体的雕塑空间相结合的时候,一个实验的过程。所以这件作品就是非常非常地重要。
搜狐艺术:为何带到香港来展出?亚洲关注对其的接受度怎样?
Karsten Greve::这件作品我们之所以带到香港巴塞尔这个博览会,实际上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认为这个作品实际上它适合全世界各个类型的博物馆,比如美国的、中国的、欧洲的,它的重要它是个博物馆收藏级的作品,我们希望在这个展会里面也可以给大家奉献,不是一个平常你能看到的作品。
搜狐艺术:他的作品有很多实验性、创造性,什么样的收藏家喜欢他这种类型的作品?
Karsten Greve::像方塔纳他实际上在艺术史上已经是特别成功了。看这个作品的时候呢,如果我们不考虑价格,也不考虑收藏的目的,其实收藏这个作品的这个群体,他们通常思维特别地开阔,本身就具有开阔性,这一个作品其实就是向他们打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去思考,这一类就是最早收藏这类艺术类别的艺术作品的收藏者,其实有时候艺术品就像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就像中国的我们的水墨画,经常会非常地抽象的水墨画,像这个作品它也是非常地抽象的,也似乎看不到一个很具象的意思,或者形体。但你能看到他这个艺术家在里面表达的力量,还有感受,这一点类比像我们中国的水墨画里头,可能不懂意思,但是我看它屏幕的流淌的,或者是笔迹的舒缓,或者急的时候,我们也能体会到艺术家创作作品的一个感受。
搜狐艺术:他的作品价格在市场上近期有什么样的变化?
Karsten Greve:1969年,我最早和方塔纳合作的时候,当他还是一个年轻人,虽然和现在价格比是很便宜,当然,从70年代到90年代,去年一直在升,90年代会有稍稍的一个回落的状况。但是现在因为所有全世界各个美术馆,包括私人大藏家都在追寻他的作品,因为是太独特了,它的历史性太强。包括维也纳、北美、欧洲个个都在寻求他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现在声势是非常非常强,最昂贵的应该是2500万美金一幅画,非常贵,当然甚至有人收藏到,收藏它我要收藏全系的,我要黑的、要红的?把它当作他们收藏的一个标杆一样的。如果这件作品的话呢,价格应该是500万美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