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点
深度 | 价值 | 艺见 | 展览

润·建筑:中国式的设计哲学其实是老百姓教的

来源:搜狐艺术频道 作者:石玥
  • 手机看新闻

  导语: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是“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策展人梁井宇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和多年来的城市建筑实践和研究,邀请来自建筑、景观、时尚和艺术等不同领域的九家参展方,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解读了一种表现于日常生活,却溯源于天人合一的智慧逻辑。展览内容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或结合西方科学理念推陈出新,为当今社会过度物质化开出若干“良方”,为逐渐穷途末路的西方“产品主义”给出另一种可能。搜狐艺术推出《日用即道》独家系列专访,对话策展人、主办方和参展人,试图挖掘每一个展陈背后那些远未被了解的故事。

叶曼、王灏 摄影:程涛

  第三期嘉宾简介:润·建筑,润·建筑工作室由王灏与叶曼联合创立。工作室前身为“佚人营造”与“曼氏建筑”。润·建筑工作室主张设计从日常美学与独立思考开始,力行“人宅互养”的建筑理念,反观传统人文,取长古今工艺,尊崇自然共生法则,悉心营造文质并美、返璞归真的当代“润”生活美学。

王宅二楼室内卧室
王宅二楼室内卧室

采访、撰文/石玥,图片/润·建筑工作室

  润·建筑工作室是通过一条视频走进大众视野的。这条视频的名字叫做“一个建筑师在乡下给老妈造了这样一座宅子”。这位建筑师就是润·建筑的联合创始人王灏先生。他为家人建造的这栋房子,“长相”奇奇怪怪,然而住在里边的王灏妈妈并不觉得别扭,就像在住惯了十几年的老房子一样“得心应手”。

王宅概念图
王宅概念图

王宅室内效果
王宅室内效果

 

  对王灏来说,这栋房子很重要。就是从这栋房子开始,王灏意识到中国式的设计哲学,其实是老百姓“教”给设计师的——朴素、简单、明确,这些原本是老百姓的日常面貌。一个真正好的中式住宅,应该是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有时候看上去竟然有点“不近人情”。比如这栋给妈妈造的宅子,似乎没办法满足城市人对舒适度的要求,但事实上,却完全满足了王妈妈乡下的日常生活。

  王灏在2010年离开工作五年的设计院时庆幸自己没有在刚毕业的时候就去一家大型事务所工作,发现“在价值观比较中立的地方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随后,王灏与叶曼共同创建个人建筑事务所,提出了“人宅互养”的建筑理念,润·建筑专注于住宅设计,并从建筑结构入手,发展自己的建筑体系。2015年开始,润·建筑逐渐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了“木结构”的研究中,致力于传统木结构的改良创新,是“乡村建造学社”项目的发起人之一,意图让木结构研究在项目中进一步展开并落地。在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乡村建造学社"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30多种新型木结构来到了威尼斯,与这座代表着欧洲14世纪建筑面貌的城市,引发了一场令人深思的时空对话。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现场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现场

  搜狐艺术: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建筑中对木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少,这个“乡村建造学社”项目的核心课题是什么?

  润·建筑:木结构现在基本上属于非常没落的状态。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把好木材都砍光了,国家开始导向不要去用木头造房子,所以从七十年代开始,连农村的宅基地上的农屋建设都很少采用木结构了,都是水泥、混凝土一类的。今年,国家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开始鼓励大家采用预制性钢结构或预制性的木结构去造房子。我们切实感受到“属于木结构的春天来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木结构也不能叫“没落”,它是一直处在自己千年不变的一个体系里面循环,比如斗拱,比如榫卯结构,它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

  事实上,我们关心的是如何把传统的跟建造有关的技艺与现代的建筑手段更好的结合起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研究怎样去创造新的木结构,或者说去创造一个新的建筑学结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让我们在传统木结构的基础上获得一种设计能力,建立一种原则,成果应该具有极强的创新型。

  当然,我们目前还不敢叫“创新”,暂且叫“改良”吧。但是未来我们的步伐会越来越快,最后这个新的结构体系能跟我们现有的机床体系、医学体系,包括科技体系、加工体系,更加无缝对接起来,这才是我们最终的使命。我们不会再去追求那种非常复杂的木雕,或者是非常复杂的榫卯结构,我们追求一个更加清晰的、便于生产的、有品位的、积极轻巧的木结构,它可以满足大众,也可以满足一定的工程需要。

  搜狐艺术:这个改良的难点在哪里?

  润·建筑:难点于你怎样使这个木结构重新具有一种现代性。且中国传统木结构本身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性,或者说是象征性,这种抽象化的东西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但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传统木构只是我们的一个引子,我们要与传统保持一种张力或联系,我们要获取这个基因,但是我们更要创造一个新体系,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也许后面木结构也会变成钢结构,甚至未来十年我也不敢讲我一定还在做木结构,但是我认为,每个中国的建筑师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怎样去对待这些和我们日常紧密结合,自身专业性又非常强的木结构体系。

乡村建造学社基地
乡村建造学社基地

徽州许氏宅庙
徽州许氏宅庙

叉柱造改良
叉柱造改良

  搜狐艺术:在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润建筑带来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润·建筑:我们首先从梁和柱的组合方式去做发展,现场会展出三十多种新的柱式。(注:柱头与梁,交接方式叫柱式),这是我们研究的第一部分的核心关键点,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建筑师非常本体的一个问题。这些改良过的柱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榫卯结构,可以理解为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木头组合方式。可能在古代人看来,这些真是脑洞大开。但是现代人来看,这些又的确是和传统密不可分。这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一种观感。

  柱头的问题解决掉了,未来剩下的问题,就是水平构建,水平构建的问题解决掉了,我们才能说这是一个新的木构,因为它会有一些现代的手法,也会用一些传统的手法,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还要根据柱式的情况而定。

  我们这些榫卯结构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初级的,非常精密的,但是还有可能会再进行计算、复合,进行实际工程,然后再复合,这么一个过程。那么经过两三年的工程检验和调整,这个结构就会稳定下来,就像传统榫卯结构,也不是一天就落定的,而是经过漫长的试验,淘汰掉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留下一些合理的做法。但是最关键的就在于你要给它一个起点,起点很重要。

  中国设计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比如建筑师设计一些房子的时候,仍然是A客户这样设计,B客户那样设计,看上去形式千变万化,但是缺少一种非常强的联系性。我们的木构以后有可能会这样的:A客户用这个木构,B客户也用这个木构,但根据不同客户我会进行改良。看上去柱头差不多,但是我的柱子的直径、梁的高度、宽度,又有细微的变化。最后,可能做到三个、五个案例之后,这套柱式的体系就非常完整了。那么可能看上去外部结构变了,但主体结构其实是一致,这是在我们研究木结构的基础上会发展处一种新的造房子理论,这是逐步精致化的一种量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统的。

  搜狐艺术:感觉这个现代化的榫卯是可以达到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润·建筑:是的,没错。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很多种房屋,其实是由一个榫卯结构构成的,但就是因为跨度不一样,宽度不一样,或者是房子等级、体量不一样,它就发生一些变化,但它仍然是一个体系,这才是中国人的设计思想。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现场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现场

  搜狐艺术:如果这一套基于木结构的体系形成了,感觉可以超越柯布西耶在当代建筑理论中设置的预制结构。

  润·建筑:其实“预制”在中国是一个非常老的概念。我觉得现代西方建筑有两大致命问题,一是他们的建筑过于人工化。把房子作为彻底的人造物来对待,所以他们的造法永远是一种若即若离,甚至彻底决裂的一种状态。不管是柯布西耶还是密斯的房子,人造物就是人造物,自然物就是自然物。

  第二,西方哲学基本法已经否定了自然在日常生活中是具有非常大的养分的。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会非常喜欢园林、天井、盆景这些“微缩的自然”。中国设计的标准是让我们可以对它产生一种诗意。而西方的建筑缺少一种情感化的东西。虽然他们现在也讲可持续发展,也讲绿色生态建筑,但他们只是从技术角度去解决。我就觉得最关键的是要从哲学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我可以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不过度浪费。

  西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叫做产品主义。西方的哲学已经没有了。每个文明都会有高峰,都会走下坡,但目前来讲,西方的文化一定是在走下坡路,建筑也是在走下坡路,所以我们发现大师越来越少。包括欧洲的建筑作品,一直在走下坡路,到目前为止。

  为什么我们介入木结构,因为木结构跟自然之间有一种天生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非常强。另外,木结构是一个可商可量的一个材料。你觉得口太小,我再找俩,就大了。有时候好像时间一长开裂了,它有很多的智能化的变性在里面,这是很好玩的一个事情。一个人,十岁的时候跟二十岁的时候不一样,二十岁的时候跟三十岁的时候不一样,它是在变化的。一个钢管,或者说钢结构,虽然也在变化,但是它是不会裂缝。木结构是有机物的变化,钢结构其实是无机物,这两种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其实中国人的传统都是用有机物造房子。现在,如果我们学会了把这个房子做得非常“有机”,那我就觉得是中国的建筑方式了。不管是用钢结构还是混凝土,我们应该会用有机的概念去看这些结构,看这些材料组成,那我觉得才真正的中国式设计的崛起。我们在思考在一个有机的建筑或者一个智能化的建筑里面,怎么样制造一个自动化的结构。所谓的自动化,就是它即有天生的一部分,又有人工操作的一部分,就像雕琢一块玉,中国的雕琢过程是不会破坏这个玉的品相的,我们能够去找一种人工与自然的平衡,这样才能体现一个东方式的态度。

  搜狐艺术:所以中式建筑应该是一个哲学问题。您所倡导的“人宅互养”是怎样的理念?

  润·建筑:“人宅互养”的理念有两个方面。就住宅来讲,我们希望建立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或者说语言体系,语言就意味着要有自己的设计灵魂,那么这个语言才会被大家所阅读到,这是一个境界,思想要足够深刻,足够成体系。实际上,每一步我们走的都是左顾右盼,而且都不是追随着市场去走的,包括我们去做改良木构,去做建造学社,去建我乡下那间房,都是非常艰苦的一件事情。但是非常有价值,因为这些事都能够培养灵魂。我们都会老去,我们事务所的青年建筑师必须是我们亲自培养出来的,才有可能把这个接力棒坚持下去。

  另一方面,一个好的房子,它是有灵魂的,你的灵魂越完整,或者说越清楚,你的身体才会越丰富。一个好的房子会养人。我们看古代富贵人家的住宅就能明白,从字画、家具、景观、一口井,到空间的分配,都是非常完整的,一百多样东西,每样都是服服帖帖的,当代中国建筑师没有一个能做到这个境界,就是发明一系列的生活方式去配套他的房子。乡村建造学社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把小伙伴们都集中起来,形成一个高度品相的设计思想,然后我们可以去沟通、合作。比如我做了房子,我买一个玻璃器皿,买一套茶具,买一些花盆,那必须找得到那些跟你匹配的那些人,你才能把这个家布置的非常好。只有这套所有的体系完整的时候,我们这个住宅才算完成。那么这个人在里面生活,它不会感觉到太多专业对他的压迫。

王灏设计的家具
王灏设计的家具

王灏设计的家具
王灏设计的家具

  现在有些住宅争议非常大,就在于你做的都是片面,你没有办法唤起大众的心声,大众都是非常敏感,就像一个小孩一样,它不是专业人士。如果你这个房子专业人士看得懂,大众看不懂,那不一定是最高品的房子。所以真的好房子,是让人雅俗共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一直专注于住宅的设计建造。因为只有住宅才能把我刚才说的那么多的东西装进去,一个博物馆是装不进去这些点滴的。

  搜狐艺术:我觉得你们做这些事挺不容易的,因为现在中国建筑市场其实挺浮躁的,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能也没达到那种特理想的状态。

  润·建筑:我觉得正因为有这些困难,我们做这件事才有意义。如果没有困难,我们也没有必有去做了。不过最终能不能走到终点或者走到多高,有可能取决于我们的天赋、我们的资历,和我们的机遇,但是这个目标是非常正确的。

  搜狐艺术:您如何理解这次中国馆的主题—平民设计,日用即道?

  润·建筑:我觉得挺好,但是有可能西方的理解跟我们的理解还是有点不一样,我觉得西方更多是用一种社会性来考虑这个事情,就是怎么样去帮助那些贫困者,或者是帮助那些造价比较低的人,去享受应该有的一种享受。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性的设计行为。这也是现代设计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在传统设计里面,再好的设计都是给贵族享受的。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欧洲,现代建筑最重要一个使命就培养了更多的建筑师,可以去服务更多的人群。现代建筑或设计,在我眼里有三个特点,一是系统性,二是社会性,第三才是专业性。

  那么这次展览,更多从日常角度来考验现代设计。我们慢慢的进入一个共享型与互联网+的社会,那么意味着设计资源的获得,或者说高端设计资源的获得会变得更加容易。我们整个的设计行业,有可能设计会变成一个日常的话题,这个非常重要。那么一旦有一天设计变成日常的话题,我们才有可能说有更多的平民阶级能够接触到一些优秀的设计。因为好的东西并不代表它造价高,只是说这个力量愿不愿意提供服务。另外,培养设计师要有一个公益的思想,还有可能有一些是义务的,无偿的,设计化的义工。你要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年的住宅设计全是免费的,那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这个主题有两个事情非常重要,一是设计要公益,二是平民可以接触到更好的设计。这样的话全民的设计意识,或者说生活品质才能提高。

arts.sohu.com true 搜狐艺术频道 https://arts.sohu.com/20160602/n446859464.shtml report 10508 导语: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是“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策展人梁井宇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和多年来的城市建筑实践和研究,邀请来自建筑、景观、时尚和艺术等
(责任编辑:石玥)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