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哈斯想要的“本源”是一届关于建筑而非建筑师的双年展。
在6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库哈斯表示:“我们要对建筑的基本元素呈现出新貌,看看能否在建筑中发现新的东西。”
库哈斯也一直在强调这种差异性,“在几个歌颂当代的双年展后,本源将以历史为焦点,探讨所有建筑师使用的各种必要建筑元素如门、地板、天花等,以及民族建筑在过去百年的进化。在中央主场馆、兵工厂和国家馆里,我们将以三个互补的表现形式追本溯源:尽管建筑的基本元素的多样性如今似乎已被耗尽,这次回顾却能为此带来崭新的理解。” 与往年历届双年展展望未来的基调截然相反,向来以标新立异著称的库哈斯再次呈现了他的一贯风格。
日本馆主题展"In the Real World"试图通过系统的研究来讲解本国一百年来持续发展的建筑历史,这在之前鲜有尝试。
日本馆由吉阪隆正设计,模样与亚洲的古仓库相仿,风格类似正仓院或高床式建筑。
日本为了追赶西方而做出了激烈的现代化尝试,在经过一个世纪对现代化的吸收和处理,涌现出了大量精彩绝伦的建筑和理念。
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为日本人提供了一个向大众讲述日本空前绝后的建筑发展历史的完美的机会。
展馆内高层展览空间是储藏日本百年建筑史的各种证明的储藏库,而下面的空间则用来进行对"现在和未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展览品除了模型与设计图外,还包括建筑师的草稿和笔记、信件、结构草图、设备、作为建筑一部分的家具设计等。
此外,还包括对建筑业产生重要影响的杂志书籍、照片、被拆除建筑的碎片以及工程施工时的记录档案等。
热点新闻 2014年6月5日下午,中国馆"山外山"主题展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表示:中国与威尼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也是第一个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外国人,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也有刻有马可-波罗的名字,可见中国与意大利及威尼斯的友好关系。
现场直击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有别于以往参展建筑师各自为阵的作品展示,此次中国馆建立了多位一体的合作构架:三家建筑事务所采用三种材料和构造体系,在台基、屋体、院宅等基本建筑概念间实现相生相克的磨合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