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广健的花鸟画又是丰富多样的。他对笔墨的领悟使他的写意花鸟即挥洒自然、章法谨严,并把大写意花鸟画放浪不羁的笔法与小写意严整、传达的特色融合在一起,使他的花鸟画放逸之中不失法度。笔墨磊落、色墨浑然,有若风形雨散、润色开花的清新气象,温润古雅而耐人玩味。

  特别引起关注的是,他的一些没骨花卉、蔬果小品、扇面,深得清代大师恽南田没骨花卉之神韵,全从写生中来,在清丽、冷艳、洁静和淡雅之中蕴涵着高古和冷逸,而绝无脂粉华靡之气……[详细]

贾广健

  贾广健:现为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委员、国画院专职研究员、教授,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京津画派兼容并蓄 注重延续传统文脉




秋来犹有残花艳 90×90cm 纸本设色 2009年

搜狐艺术:京津画派的地域特色有怎样的文化滋养?

贾广健:我在天津生活工作了23年。过去也有京津画派之称,京津之间文化上还有这种从民国到现在,从清末到民初,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还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清代末年和民国时期,京津还是有各方面的交流。

从艺术上来讲,京津之间的联系应该说更加紧密。尤其到了建国以后,特别是有时候我学习、工作很长时间在天津美术学院,就是说它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北京,而且大部分在北京传统派的这部分画家到天津来,这对天津的美术教育和整个美术画的生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基础一直到现在来说,在当代的绘画应该也有很深的影响。从我们身上也可以折射到。

天津从中国画的创作和传承来讲,它还是注重对传统的文脉的延续,在这种延续的过程中,它有一个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在当代也产生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画家。这就和它传统的渊源和它在当代来说,这些画家立足于传统,他的眼界、他的心胸、他的胸怀就和在艺术上体现出来这样一个兼容并蓄的特点,这种特点形成了地域的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一种状态。

痴迷中国传统文人画 用笔墨宣泄感情




盛世繁华 48×58cm 纸本设色 2006年

搜狐艺术:从艺之路最初怎样在艺术史的长河中做切入点?

贾广健:应该说作为一个人的艺术道路的发展,他肯定他应该说有一定的曲折,不是说我从一开始就喜欢工笔画,或者喜欢某一种艺术形式,实际上,它是在一个萌芽状态,是一个求学的工程中,它经过持续不断的,从兴趣角度、从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来说,也是不断地在发现自己、在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一种表达方式。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学画的经历最早还痴迷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用笔墨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感情,这也是中国文人画传统的一个特点。从文人画的角度来说,它更注重笔墨的表现,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修炼。中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它更讲究心性的东西,心源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就是它和西方绘画和其他绘画形式的不同,它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自然的表现,它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升华或更多的寄予了很多精神性的东西在里面,这些东西和自然本身之间有很大的一个距离。所以我经过对文人画的一个学习,对中国画本身的认识应该说有一个了解。在这以后,实际上真正寻找自己的一个绘画点,从题材、风格上、一个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上,它必然要追求一种离不开你生活的环境。我们作为一个当代的画家,你所表现的东西肯定和你生活的状态以及对自然的认识都会发生关系。单纯的文人画的表现,可能和现实的生活还是疏离的。

我感觉对于我的绘画来说,它可能寄寓内心的东西,应该比较隐含的表现出来,比如说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态度,包括从审美上来说,我喜欢什么东西,我喜欢包括古代绘画,我喜欢什么样的绘画,我认为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些东西可能都通过我的绘画,不是能用语言阐释的,通过我的绘画作品本身来表现出来。

文人情怀下的宋徽宗 富有诗意性的表达




碧水金荷 65×72cm 纸本设色 1998年

搜狐艺术:宋徽宗(赵佶)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他的艺术成就与文人画的关系?

贾广健:实际上有一个阶段,对于中国画的认识、可能算是对文人画的一种关注。实际中国画本身它是一个立体的东西,它有从表现语言到它的这种表现形式,有时候它是一个非常博大的东西。文人画本身不能代表中国画全部的内容或表现语言,你比如说,它有不同的形式,有工笔的,有写意的,有半工半写的,从手法上,应该说很丰富。比如说刚才提到的赵佶,赵佶本身他的绘画、他的语言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的工笔的,有的是重彩的,有的是非常接近水墨的一些东西。他也是非常丰富的。作为绘画的语言,这种丰富性,我感觉从赵佶的角度来说,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他是应该说是不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文艺家来说,他是有一个很高的文学绘画的修养。

他的艺术应该说非常有代表性,他的绘画风格、甚至就说他的理想,他本身就更适合做一个艺术家,为什么?他从内心,我们更多的从他的绘画就可以体会到他作为一个文人更多的,他那种思维和思维的形式,从绘画上表现出来,他更多的是诗意性的,他是随意的,很多更适合作为一个艺术家。

不变的中国绘画 更贴近事物本质核心




寒河晴晚 180x190cm 1994年

搜狐艺术:当下对中国画的创新,怎样进行突破?

贾广健:应该说是一个形一个质的问题,形的问题,一些表面的东西,形式语言,包括表现手法这些东西,可能我们现在的绘画和传统的绘画应该有很大的区别,应该是变化很大的。但它从内质上来讲,它从文脉上来讲,这种传承,我感觉现在是不够的。就是刚才我前面说的,作为一种民族的绘画形式,我过去提出一种观点,叫“不变的中国绘画”。当然我这种提法并不是说一种非常保守的角度,我感觉就是一个思维的角度,为什么思维的角度?就是说对中国画的认识,对中国画变革的声音,从20世纪初,甚至更早一些,当代的当时的一些文化人提出来的,它是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把目光集中在变革上。从变革的角度,甚至从后来我们讲创新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画。他认为中国画有很多东西需要变革、需要改变,我感觉这是发展的一种必然。但是近百年都是从这种角度、从变革的角度,我为什么说“不变的中国绘画”?从它不变的角度,什么东西要是都改变了,这种东西就不存在了。我们要从不变的角度,它有的东西是可以变的,我们要知道它什么东西不可变、不能变,那么我们更贴近对于一个事物的本质核心的认识。所以说我感觉中国画本身它最核心的东西是恒定的、是不变的,比如说它的审美的东西,作为一种文化来说,它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以后,我们重要的是保持,而不是把它丢弃。中国画是讲究一个境界的,这种境界的高远,我们只有追求更高远的一种意境,那么我们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我们更贴近民间的。文艺这种东西就是说,它是一种人类很高智慧的结晶或者沉淀,我们把这些东西,我经常说把牛奶加水,把纯正的牛奶不断的加水,不断地淡,51%是水的时候,那么它就变质了,你就不应该管它叫“奶”了,它就变成水了。文化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断用一些快餐文化,或者一些很浅薄的东西来代替传统更深厚、更高的东西,我感觉在当代文化里,它是一种缺失。

古人的自足的心态 一种审美的过程




秋籁无声 163×183cm 纸本设色 1992年

搜狐艺术:当下繁忙的生活节奏,如何让人有返古的惬意生活状态?

贾广健:实际上有很多人,我感觉不仅是文化,很多社会的、估计这样说把,精英阶层他们的很多生活,我所了解的实际上并不一定比普通人生活得悠闲、自在、惬意。我感觉这第一点他和古人的精英阶层正好相反。你不像古人生活的那种状态,尤其过去的一些文化人,所谓的士人这个阶层,他所生活的状态,包括生活的节奏,读读书、写写诗,那种生活他不像现在,现在社会的一些状态,这种物欲、对物质的追求,很多东西没法和古人的状态比。古人他有一种自足、知足的心态,您看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许多文化的遗迹,包括从一些器物、一些家具和一些生活用品,包括那些东西,从这里面可以认识到他们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要求是很高的。他觉得这些东西在玩的过程中,在欣赏的过程中,甚至在使用的过程中,实际都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你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杯子、一个茶壶。古人对这些东西要求,留在现在为什么都是文物,就是它所凝聚的精神价值,它是很高的。我们现在一个机器生产出成千上万的实用器,它只能使用,古人留给我们的东西它不仅仅实用,它还是一种美的欣赏。你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实际达到一个审美的过程。

我很想,可是我做不到。因为它是一个大环境,是一种潮流,但是你既不能逆潮流,但也不能完全顺潮流,尤其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还是要有一定的定力,它可能表面上很多东西和大家没有什么区别,这种内心里面的坚守,是不可以失去的。这种坚守会渗透到你的艺术创作里,你这个人如果你追求这个东西、你所崇尚的东西都是一种很庸俗的东西,那么我不可能创作出很高的艺术作品。如果他内心可能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区别,那么他的思想、他的内心所寄寓的东西,应该有他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他必然要通过他的作品,必然要渗透到他的作品,也恰恰是具有这种精神含量、具有这种精神内涵的东西,它才能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本身应该是滋养的心灵的东西,它是说仅仅是赏心悦目,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文章。

悠然淡定 更贴近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




西塘双禽 58×68cm 纸本水墨 2007年

搜狐艺术:当今的艺术创作队伍前所未有的繁荣,作为个体如何被历史记载?

贾广健:在当代的中国画创作,它取得的一个繁荣的状态,整体的一个状态,应该还是令人乐观的。乐观在它从整个的创作队伍、创作水平、整体的包括作品的数量,很多东西远远超过历史的,非常令人吃惊的。但是它有了一个大的背景,它在这个背景里面必然经过一定的时间。如果本身现在就追求艺术,甚至了解艺术、爱好艺术的人,圈子非常大,越来越大,这样大了以后,从市场的角度讲,很多艺术家实际上解决了一个运用自己的创作来解决一般的生存状态的问题,那么它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必然有很多人还有一个更高的追求。我感觉从当代整体上,中国历史难以逾越的大师画的创作状态,很多的画家如果我们把他们聚集起来,很难说有一个人让历史难以逾越的大师,找出一个来比较难,甚至的没有,但是我们把这个时期的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我们把他们集中在一块,我们整体上去观察的话,那么他们能够代表这个时代,能够代表这个时代艺术创作最高的一个水准。从群体的力量,这种力度,完全可以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我这个观点,我感觉是有道理的。

我最理想,我能够相对来说比较悠闲,心态比较安定,我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更贴近艺术创作的一个最佳的状态,但是我只能说我不断地在调整,我想或许能够达到。

  搜狐艺术客厅由搜狐文化、搜狐艺术频道于2008年联合创立,是一档网络高端视频访谈节目。四年来,几百位来自中国各地文化人、艺术家来此做客,通过搜狐网平台与全球华人网友分享他们对于文化与社会的认识、观点和争鸣。经过几年努力,搜狐文化、艺术客厅已经成长为中文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访谈、艺术视频节目之一。

统筹:高敬 |编辑:刘畅 |Style设计:郑妍

版权声明: 本期《搜狐艺术客厅》设计·图文归属搜狐文化、搜狐艺术频道及相应作者;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