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那边,自成一派,重色彩。但威尼斯地方太小了,大家都能交流,比如1588年 前后,一大堆人去公爵宫给做壁画。如果把门一关大家报个名,就是一本美术史复习材料。因为大家近,所以做的画也彼此参考。比如,乔尔乔内神秘的《暴风 雨》,大概是史上第一幅户外空气色彩画综合的东西,但情节忒神秘,没人猜得透,只知道左边那位好像在盯右边的姑娘,远处电闪雷鸣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劈他:
![]() |
同是威尼斯人,丁托列托老师一定看过《暴风雨》,所以以下这东西构图也相似,只是主题很明白:苏珊娜在右边洗澡,左边几个老流氓在看:
![]() |
威尼斯和罗马,也是有交流的。比如威尼斯大宗师提香这一幅《莎乐美》,婉转美丽,现在卢浮宫挂在《蒙娜丽莎》后面:
![]() |
卡拉瓦乔一定是看过了这幅画,也来个《莎乐美》,也是这一扭头的劲儿:
![]() |
但是,卡拉瓦乔又是出了名的重口味,一扭头不够,旁边得来个人提着这个头:
![]() |
![]() |
这个造型画上瘾之后,卡拉瓦乔决定继续提头玩,于是就有了大卫提歌利亚的头。他老人家性格狂烈,所以高高兴兴,把自己脑袋画到别人手里去了。
如上,卡拉瓦乔的画风大家也看明白了。明暗对比(l'eclair obscur)这玩意,他老人家是开山祖师。以后看见一幅名画黑洞洞,正中间打个光照个人(多半还穿红色),那么不是卡拉瓦乔,就是17世纪中后期学他学疯魔了的。法国学他最疯的是拉图尔。学疯成什么样呢?
看卡拉瓦乔这个《作弊者》,打牌呢,小伙子背后藏牌,对面那位就悄然凑姑娘耳朵边。
拉图尔学卡拉瓦乔发了痴,不但学了他这个藏牌、凑耳、对望,还特意把卡拉瓦乔的暗影打光技能出来了,于是有了这幅《作弊者》:
![]() |
还是说回安格尔。他师父是大卫,当年除了画马拉死掉,画拿破仑加冕,也抽空画过这幅雷卡米尔夫人像:
![]() |
安格尔觉得此画构图极美,但是他老人家爱画裸背,而且恰逢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都崇拜东方风情——基督山伯爵就是装个有东方背景的大富豪,把巴黎上流社会吓得屁滚尿流——所以就来了幅《大宫女》。这玩意构图一样,只是把背裸了,再拉长脊椎骨。这姑娘看着是腰椎间盘要脱节,但安格尔自己有理由:构图美嘛!
![]() |
刚威尼斯那边,还有一说。他们家老大是贝里尼,收了俩徒弟大大有名。一个是乔尔乔内,一个是提香。师兄弟俩命不同,乔尔乔内33岁就英年早逝,提香活到86岁而且事业昌隆。但说到底师出同门,造型也可以共享,比如,乔尔乔内来个《沉睡的维纳斯》:
![]() |
提香就来个《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 |
西班牙大宗师戈雅不知道看过这两幅画没,但他这幅《裸体的马哈》,构型相去不远:
![]() |
一晃就到了19世纪中后期,巴黎贵公子马奈想学画。他爸爸反对,16岁时把他扔上一艘船送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让他去当海军。马奈两次考试不过,直接搭艘船就回来了。有钱人可以为所欲为,20岁之前就把意大利、荷兰、德国都游遍了,记了一肚皮的名画,27岁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画了——这里跑个题外话,虽然和马奈一样反学院派,但雷诺阿40岁之前没去过威尼斯,没亲眼见过意大利名家笔迹;到晚年雷诺阿才觉得“原来线描式画法也不坏嘛”,就因为年轻时没钱看真迹……
好了,马奈看过以上的三幅画后,做了这么个玩意:《奥林匹亚》。
![]() |
当然这还不是终点。春天蓬皮杜中心时,看到有人恶搞,来了个立体版《奥林匹亚》: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