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
深度 | 价值 | 艺见 | 展览

Simon Lee 畫廊呈獻《千個小島》展覽

来源:搜狐艺术
Lucie Stahl, Chesters, 2015, Aluminium, Inkjet print, Epoxy Resin, 167 x 120 x 2.5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épendance, Brussels and Simon Lee Gallery 


  Simon Lee 畫廊隆重呈獻《千個小島》展覽,這場群展由Franklin Melendez 策劃,主題圍繞當代生態系統等種種懸念。

  「生態系統」或多或少是由一組相互作用的纏結物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完美和諧共生。又或有如英國生物學家查理·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論述的故事版本,他在加拉巴哥群島意外發現一群不同種類的雀鳥(當時大約是1835年),每一種雀鳥的喙嘴都有獨特的構造,按其捕食習性衍生出捕食工具,就像是一張藍圖見證植物和動物的命運。

  參觀這些藝術家以自然物體與合成結構所組成的作品時,難免會對這個生存適應的故事有進一步幻想,可能是達爾文博士與X教授(《X-Men》漫畫虛構角色)利用真菌孢子、超級帶電的樹突和光纖網絡進行心靈感應,也有可能認為這些只是投機取巧的寓言,以極端的奇異想像去渲染物競天擇的最後結果。

  持有懷疑態度的目的論,這些藝術家的表現著重微觀性參與多於宏觀性敘事,梳理出目前我們正在糾結的爭議點,題目觸及全球勞動力、新自由主義下的商品化現象、不平衡發展、循環再造、審美觀改變等問題。藝術家們透過不同的實踐方式去闡述這些題目,他們尤其注重於新物料的應用和日常生活細節所產生的新藝術「消費品」。回應了女性主義哲學家唐納·海若威 (Donna Haraway)所論述和想象的「象徵體 」(sympoiesis)- 一種混種生物,適應力是這些議題本質的關鍵,但也是機緣巧合而且極度混亂的。這並非企圖構建一次去烏托邦式的談話,而是對當下儘管極其脆弱卻也極富詩意的平衡狀態作思考,也是在觀念上重新思考藝術製作個中資源的積極探討。

  參展藝術家:

  Dora Budor(1984年)在克羅地亞出生,現在紐約居住和工作。其創作往往剖析主流電影意識形態潛台詞中的情感和親身體驗表徵,透過荷里活製作技法和特效,即想法、概念由物質話到虛擬化進而數碼化的過程。借用電影效果處理技巧, 藝術家揉合電影中的場景道具創作了雕塑和建築式構造,並稱之為「活化動畫」,既呈獻對物件虛擬歷史的認可,亦通過重置賦予其第二次生命。

  Aaron Garber-Maikovska (1978年)在華盛頓出生,現在洛杉磯生活和工作,是一名多媒體藝術家,其繪畫、藝術裝置及影像往往激發動與人類自發性之間的對話。藝術家強而有力、充滿舞蹈感的繪畫線條,不論是在畫布上或是其他非正統的物料例如睡袋或棕櫚樹上繪畫,同樣揮灑自如,反映出藝術家本身對於動態繪畫的喜愛。黑色的粗線條和鮮亮的色彩則呈現其自身的節奏,似乎並非作者有意為之。藝術家從自發性和精心編排之間隨意遊走,透視當中的隨機性和目的性,從而帶出創造過程中的種種矛盾。

  Pierre Huyghe(1962年)在法國巴黎出生,現在紐約居住和工作。藝術家創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作品,包括電影、雕塑、藝術裝置及相關活動,以詼諧而且富於詩意的形式探討不同生命的時空體驗。無論是組織一次南極探險,還是創作有關生命體的雕塑(如狗、蜜蜂、寄居蟹等),Huyghe通過邀請不同的生命體參與並成為其作品中的一部分,達到通感效應,拓展藝術創作和公眾參與的邊界。

  Josh Kline (1979年)在美國費城出生,現在紐約居住和工作。作為一名策展人、藝術家及合作人,Kline的創作總與後人文主義息息相關,他所運用的創作媒介廣泛,藝術作品追求新興技術創新,同時帶有人體工學的感性,耐人尋味。他的作品以人類在其工作環境內高效運作的潛力為中心,並以被邊緣化的形態呈現,以數碼形象表現人類個性。

  Sean Raspet (1981年)在華盛頓出生,現於洛杉磯生活和工作。他擅於探討日常生活素材並以藝術編織生活現實。藝術家的創作考慮「超材料」在流動和處理上的物質性,同時對金融資本和圖像經濟的並行循環感到興趣。他的作品探討工業生產和金融抽象的物質流動性,往往使用人工合成香料和氣體等化學物料。

  Pamela Rosencranz (1979年)在瑞士出生,現在蘇黎世生活和工作。 Rosencranz將全球化、環保、科技和流行文化等複雜的議題轉化為容易接近的符號,往往是以抽象概念創作雕塑、紙、錄像和裝置藝術等作品。藝術家曾以全球企業、汽水、水瓶等的配色方案引為作啊主題,與它們各自的美學互相交織,就宏觀層面的議題發表意見。

  Lucie Stahl (1977年)在柏林出生,現於維也納生活和工作。藝術家的創作風格揉合20世紀藝術模式例如抽象拼貼,與新興技術例如平板掃描,來製造頗富感官性的大型攝影藝術作品。廣告、荷里活電影和電視中的流行通俗文化圖像也經常為其所用。藝術家從日常物品出發,如薯片、枯葉、女性雜誌等進行數碼化製作,並通過噴墨式打印機和聚氨酯覆蓋處理,得到圖像遠距的效果。其作品對當代社會碎片化的文字和反諷公式進行評論。

Aaron Garber-Maikovska, Experimental 6, 2015, UV print, ink, and acrylic on archival gator board, aluminium frame, Framed: 120.3 x 242.25 x 4.1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Greene Exhibitions and Simon Lee Gallery 

  展覽日期:11月13日至12月21日

  媒體預覽:11月12日晚上6時至6時30分

arts.sohu.com true 搜狐艺术 https://arts.sohu.com/20151112/n426242861.shtml report 3252 LucieStahl,Chesters,2015,Aluminium,Inkjetprint,EpoxyResin,167x120x2.5cmCourtesyo
(责任编辑:石玥)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