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比翼》 |
香港-佳士得将于2014年5月24日及25日举行3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春季拍卖会,呈献超过600件拍品,总估价逾5.7亿港元/7,000万美元。本次拍卖把上一季“亚洲的时代,亚洲的画”核心价值进一步延伸,展示一系列现当代亚洲艺术家极具地域代表性的画作,通过它们对本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多样诠释,引领世界领略亚洲的“真善美”。
3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春季拍卖分为观点与永恒、风景与抽象、象外之悟、色彩,纬度,东南亚、写实的界线、像东像西及蒙太奇的精神性七个主题,代表亚洲艺术的多元与可塑性。拍卖将推出多幅亚洲二十世纪艺术精品,亮点包括别具历史意义的徐悲鸿油画《比翼》、近七十年来首次在拍卖会上曝光的常玉画作《静月莹菊》,以及赵无极和朱德群的多幅作品。在当代艺术部分,曾梵志、刘炜丶岳敏君丶张晓刚等艺术家的一系列顶级画作将着力体现亚洲的真实,以及当代中国的现实环境。
同时,以峇里岛为题的东南亚艺术将占有重要一席。两件描绘峇里的风俗及祭祀仪式的作品,包括来自著名印度尼西亚藏家Alex Papadimitriou先生收藏系列的阿凡迪油画《舞者》及比利时画家勒迈耶的《预备祭物》。此次拍卖亦将呈献生于1970年代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米斯尼亚迪、罗讷德‧文图拉、杰拉丁‧哈维尔、纳堤‧尤塔瑞及克丽丝汀.嫒珠等。这个系列均为于拍卖市场上新登场的作品,既代表画家的时间轴,并反映他们于2000年代中期初现当代艺术舞台后的发展。
观点与永恒
不论在东方或西方艺术史,静物及风景都是历久常新的主题。这些题材不单能表现大自然的美态,更能反映个别艺术家的视野,以及对周遭世界的认知与演绎。当西方追求有关对象及景象的科学知识之时,东方则探求物象中的象征意涵。透过对象和景色,艺术家成功过滤平淡无奇的部分,以其精粹引领观众到普世和崇高的美学世界。本章节中包括徐宾虹、常玉、何多苓、余本、廖继春、展望、张荔英以及李曼锋等一众艺术家,横跨1960年代至2000年代的作品。
其中焦点莫过于徐悲鸿的《比翼》(估价:16,000,000至20,000,000港元/2,051,300至2,564,100美元)。这幅创作于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的油画是李石曾的家族藏品。李石曾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李在1902年跟随清驻法钦差大臣去到法国学习。学成后他在巴黎郊区开设工厂,招募了中国工人,还设立夜校。勤工俭学计划由此演变而生,为现代中国带来改革的人才,也替留法艺术家们铺下康庄大道。1919年至1920年,大约1,900名学生通过该计划前往法国,当中除了周恩来丶邓小平,还包括了现代艺术先驱林风眠丶常玉和中国写实油画先驱徐悲鸿。回国后,徐成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引进了系统化的写实油画教育,揭开了中国百年油画历史的第一页。
《比翼》受画家的这段经历启发,记载了中国人勤工俭学丶自强革新的历史,是一幅充满人文精神的作品。艺术家于画中除描绘了两只禽鸟正在高飞的外型,更着重刻画动物的神情。平日温驯的鸽,在危急之际逃生,表现了坚定自信的一面,隐喻了面对劲敌自强不息的精神。
风景与抽象
赵无极、朱德群及钟泗宾以东方山水作为主题,配合西方的抽象表现手法,令画面蕴含时光的流动,并让观者仿如置身画作其中。东方山水的概念与西式风景画截然不同,西方画家着重以观察者的角度描绘静止的景色,东方山水却侧重自然界万物的神采和气韵。这三位艺术家融合中式山水画和书法的细腻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奔放,糅合传统中国水墨渲染的技艺于油彩之中,以丰富的线条与色彩绘出山景。两件夜间拍卖之拍品将呈现以上主题,其中朱德群的《构图 第一百四十五号》(估价:9,000,000至11,000,000港元/1,153,800至1,410,300美元)通过油画的媒介展示水墨精神,反映了东西美术在历史洪流中的融合。
本主题亦包括来自伯纳德与吉纳维芙•安东尼奥家族收藏的赵无极油画《06.11.72》(估价:7,000,000至10,000,000港元/897,400至1,282,100美元)。生于1921年的伯纳德•安东尼奥在1958年加入法国文化部长的幕僚团队,对法国的公共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和妻子吉纳维芙极为欣赏赵的才华,更在1964年帮助他申请到了法国公民的身份。《06.11.72》是赵在1972年赠予安东尼奥夫妇的礼物,以作为他们友情的象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