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MR画廊带来Rafael Lozano-Hemmer 的影像作品 |
影像艺术,亚洲市场初起步?
继1999年,巴塞尔博览会开设电影单元;2009年,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推出呼吁电影单元之后;2014年,香港巴塞尔博览会首次推出“光映现场”单元。相较于往年,今年在香港会展中心内出现的影像作品少了很多,更多地被集中于“光映现场”这一板块中。该板块策展人李振华说到:“由参展画廊提出申请,香港巴塞尔博览会审核。最后由我针对具体的作品内容、媒介、样式和对应的文化关系,进行分类和筛选。”
作为一级市场风向标的香港巴塞尔博览会,这个单元的置入,让人不免想到是否影像艺术市场正在兴起?
在李振华看来,这个趋势是必然的,尽管目前国际的影像市场尚未存在普遍性,“这跟艺术家的工作有关系,一些艺术大师比如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等,维奥拉作为录像艺术经典的大师,在很多艺博会可以购买他的作品;马修·巴尼也是这样,除了博物馆还有大牌画廊在后面支持和推动他们,可以看到,国际上,影像领域的工作者分别在博物馆系统、画廊系统被广泛地接纳”。
另一方面,与西方影像市场相比,亚洲艺术市场对这一板块的关注度相对较弱,“从收藏到支持他们的创作、展出,都缺乏力度。也没有一些官方的大博物馆正式地收藏影像艺术作品及推动影像艺术家的生产,因为这些艺术家的生产大部分是由画廊和艺术家自己来完成的,收藏是由私人藏家来完成的,这些因素都局限了进入到商业流通领域的影像艺术,在更大的公众范围获得可能性的原因。”李振华分析道。
在此次艺博会上,连续两年带来一件影像作品的墨西哥OMR画廊负责人也坦言,之所以选择两年都做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因为影像艺术品越来越受欢迎,而是这位艺术家有很大的名气,“我在迈阿密巴塞尔博览会,瑞士巴塞尔博览会参展也会带上他的作品。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既已有影像收藏,但影像市场一直不够活跃。我参加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才两年,对于亚洲的影像市场尚不是很清楚,可能香港的风气有所不同。”
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之后,第45届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将于6月19日至22日登场。据悉,长征空间,麦勒画廊,香格纳,维他命空间,依然如期出现在画廊主展区;作为首次进入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的Aye画廊,将携季大纯的展览项目进入Feature(策展专题)单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