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角:朱小杰一直自称是“石匠、木匠、钳工,能做自己喜欢家具的工匠”。1989年留学澳大利亚悉尼,并从事室内设计工作。1994年回国组建澳珀家具公司,任首席设计师至今,是国内原创家具设计界的代表人物。
“什么叫爱?就是深深被对方所吸引,希望时时刻刻能跟对方在一起,这就叫爱。”朱小杰在饭桌上谈到爱。
“那你对乌金木的这种感觉像恋爱吗?”我问。
朱小杰头都不抬地说:“一模一样。”
他说,他常常一整天一整天地在车间里跟乌金木呆在一起,会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怕自己太沉迷,他说他现在尽量不去车间,怕一去,看到乌金木就走不动了。
威水史
朱小杰是世界上第一个,也许是惟一一个发现乌金木之美,并对之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与设计的家具设计师;其著作《朱小杰家具设计》入选“中国当代著名设计师学术从书”;其担纲首席设计的澳珀已成为国内家具界很具分量的原创家具品牌。
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朱小杰,是在两年前的夏天,他步履轻盈,有些仙风道骨;这是第二次见,他从温州过来竟然只穿短袖T恤,而冬天的广州已略带寒意,他笑说穿得少是让自己多锻炼,看得出52岁的他精气神都十足。他的设计理念是:简单而真实。够精辟!
乌金木激发设计灵感
朱小杰对木材有着一种近乎天生的喜爱。小时候,他的家就在市木材公司边上,是在木材堆里长大的,这种“青梅竹马”的情结,让他对每种木材的纹理都非常熟悉,而发现木材的美亦成为他后来设计家具的重要主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小杰在德国一家木材供应商那里发现了乌金木,当时就被它优美的质地纹理所吸引,浅黄色的肉质,深咖啡色的年轮线,特别是斜径切的纹理,更是美得无法形容,朱小杰说,他当时内心有一种冲动,就像遇到心爱的人一样,想占为己有,想跟她更深地对话。
那时他已开了澳珀公司,便从南非把大量的乌金木运回温州,开始专心地研究起这种木材来,这一开始就发现奇妙无穷:原来每一棵乌金木,不论外形特征、年轮还是材质肌理,竟然都不一样,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奇迹;更想不到的是,同一棵树,如果采用不同切法——截面端切、径切、弦切等,竟然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纹理,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如豹纹狂野,有的如泼墨,美得让人怀疑它是不是真的。
乌金木激发了朱小杰的创作灵感,他根据不同的木纹、不同的个性去设计家具,让这些自然木纹成为家具独一无二的装饰:沿着截面锯开,其年轮如大理石一样质朴,于是作为茶几腿;行云流水一样的木纹,则成为蝴蝶椅的靠背;如豹纹的材质,做成衣柜的边框,充满野性美……在澳珀店里,朱小杰讲解了乌金木的十几种切法,每种切法都为家具带来令人惊叹的美。
他甚至舍不得扔掉木头的边角料,于是他就会让它们以另一种姿态回到生活中,他利用不同纹理路的边角料设计了很多家品,例放如酒开、牙签盒、名片盒、台灯、钟、相框、镇纸等,件件让人爱不释手,他利用小废料设计的衣帽架更令人叫绝。
凭着他天生对材质的敏感,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开发出了乌金木的内在美,并通过他的设计将这种美带给越来越多的人,如今,澳珀已成为乌金木家具的代名词。同时,朱小杰还将亚克力、玻璃、皮革、麻藤跟乌金木结合起来,让家具成为“百变”天后,在家具市场里独树一帜。
他说,材质美是任何产品设计的基础,中国明式家具之所以地位如此高,除了其流畅的造型、严谨简洁的结构外,其材料自然生动,“如行云流水般的视觉肌理与质感也功不可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