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 |
来楚生先生创作中 |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画受意识形态和政治风向的牵制成为政教宣传工具,绘画的现实性与写实性功能被扩张到了最大值。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审美需求,来楚生在物象造型上倾向于完整和严谨,所画物象在大量写生基础上提取出最生动、最概括的形态,这样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缓解社会习惯对绘画写实性的要求。1964年所作的《美猴王》便是幅杰出作品,表现其对苏联变修、反华的愤慨。作品以极其简练的笔墨,塑造了一个火眼金睛、器宇轩昂的美猴王形象。画面中孙悟空稍俯的头部、踢起的一只脚和抓着翎毛的手,相互照应,黑白相间的炯炯有神的眼睛,镶在朱红面庞的色域中,特别引人注目,加上整个色彩对比的巧妙处理,把象征斗士的金猴形象画活了。画家删繁就简,格调高超,赋予画幅以时代气息。
来楚生秉承文人写意画传统,一生都致力于书法与篆刻的学习与创作,并取得了极高的造诣,这给他的绘画带来了许多形象以外的笔墨韵味和内涵。他的书法表现十分全面,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无所不能,书风醇厚朴茂,雄强劲健,深得书学本意,虽不以书名世,却有着大书家之水准和风范。《篆书七言联》为晚年所作,书学愈臻化境,全联以气胜,不拘绳墨,益觉天真生动,无刻意经营气。篆书《说文要字》是集先生习书之大成,通过不断地学习创作,记录文字的异体、通假书写方法,并加以标注,合为一卷,实为先生习字之精华。先生一生整理篆、楷二体《说文要字》,惜未曾出版,鲜有人知。《说文要字》的出现与潘天寿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革早期,潘老与来先生谈及篆刻的文字运用时,认为在篆文的使用上,尤其是异体、通假方面都缺少标准、规范。因此,潘老辄请来楚生先生整理编辑《说文要字》,先生通过不断地查阅文献与古文字资料,记录文字的异体、通假书写方法,并加以标注,按部首编排,全文以辨识异体字为主,分析易混字为副,耗费11年著就篆、楷二体《说文要字》,可谓有益于时人与后世,其精神可歌可颂。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