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凯画意中的“淡”与“幻”
高 士 明
近日读三凯画,时常想起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中的名句“山色有无中”。文忠公所说的是在平山堂上凭栏远眺时,江南诸山似有若无的景致,窃以为三凯近年的画颇得此意趣。
“山色有无中”的意境并非独见于欧阳修,王维《汉江临泛》中就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之语,而权德舆《晚渡扬长江》中也云:“远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所以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才说“欧阳公长短句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诗人至是盖三用矣。”关于“山色有无中”的意境,文学史上有许多争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记《艺苑雌黄》云:
(欧阳修)送刘贡父守维扬,作长短句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为永叔短视,故云“山色有无中”。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享,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中”,非烟雨不能然也。
文忠公短视与东坡为之解嘲二说多属臆测,不足为信,但却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所谓“山色有无中”到底是何种景致?山色这若有似无可以由烟雨迷蒙至,也可因岚霭而生。东坡讲的自然是前者,欧阳修起句就是“平山栏槛倚晴空”,故多指后者。从王维《汉江临泛》最后的那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也山翁”看来,他的“山色有无中”所指自然并非烟雨。然而无论是由烟雨迷蒙至,还是因岚霭生,“山色有无中”描述的都是依稀隐约之貌,于似有若无中,自有一股缠绵。而此时的“看”,也正如李日华所说的“意之所游”——“山色有无中”自在“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处是也”。此种景色情致在意趣上,一方面通向“淡”,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幻”。这两种境界,三凯一直惦念于胸。
对于“淡”,三凯自有心得:山色淡则远,远则虚旷幽玄。玄未必色暗,犹如淡未必色浅,而是指物象隐约,落实在画面,就是指“迹淡”。由是三凯不独钟爱淡墨,而且着意简笔(简笔先需减笔),笔简墨淡,素雅自得风致。然而,对于三凯而言,“淡”更重要的是指含义深远的“意淡”。意淡则疏散,三凯作画多率意而发,随机而动。随笔点缀,但求大意之象真,而不拘于绳墨之周全;不致力于造境,而用心于平淡而容;着力于在笔墨上求生动,运笔灵转活泼,用墨淡雅自然,笔与墨会,气韵遂生。当代画家用笔过速,笔意往往存不住而失之浮薄,究其原因,在于笔力之虚实未存意于纸笔之间。三凯用笔松灵、笔意简淡,取一“散”字,却散中有序,迹散而神全,每每能够置之险地,而后生其情致。
明以降,画家多追求浑厚,破墨晕染,干笔积墨往往同时兼用,通常先用淡墨立骨,勾勒皴擦。由淡而浓,层层添加;皴擦渲染,由浓而淡,则湿而干。讲究皴有浓淡,染有笔意,或晕染,或积叠,或破醒,方得墨韵生动。三凯的画,则于干笔皴擦、淡墨渲染之间取其一格,虽用墨多勾染而少皴擦,擅晕墨而少积墨,多湿和而少干笔,然自能求其清淡,得一己之面貌;用笔文雅秀润。于转折顿挫之间解提按之妙,故虽秀而不浑,却未必流于巧薄,且自有一种鲜丽风姿。
三凯素仰黄宾虹先生之“浑厚华滋,苍雄深厚”,但其自身笔性却更新和倪云林一脉,于董香光的秀雅温润也颇有会心,兼之其人中和隽爽,作画时每能解气静神虚之意,笔者以为其取志当在散淡清灵、前净通透之境。而欲求达此境,其门径仍需在此“淡”字上用力。
“淡”字在画史中颇有渊源。米芾称董北苑“平淡天真”,董其昌说巨然之画风是“平日淡墨轻烟”,都提到一“淡”字。淡的对立面不只是浓、重、更是巧,俗。“淡”用“意淡”,没有纵横习气,摒除作意,与真、散、简、雅相契相和,才能得“淡”字真味。清代鉴赏家李佐贤题黄公望《富春大岭图》曰:“声希味淡,无迹可寻,《诗品》所谓‘羚羊挂角’、‘香角渡河’者,其斯之谓欤”。声希味淡,乃就绘事而论,指的是清虚澹远,不着痕迹。而声希味淡又是本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的“大音希声”,李氏由此将此“淡”字引向一个更深远的意义。王弼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而闻之音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在说“道”之“隐”。
道或隐或显。隐者造化之所藏,显者造化之所用。道德于无名、无声、无色、无相,而一切声、名、色、相又皆是隐者之所见。道之为物,在隐在显,以有无之心求之,则隐为无,显为有,以真幻之名相视之,则隐者为真,所显者为幻。真幻有无,在实在虚,相契相依。对于个中道理,三凯有会于心,常引《文赋》所言“课虚无以求有,扣寂寞而为音”自省,又常以之论绘事,认为世人所谓“虚胜于实”、“无胜于有”、“简胜于繁”实已落入言筌:
落笔之际,尽心于虚实生变。即前人所谓“虚实实虚”。‘虚实’就是“实者虚之”,“实虚”就是“虚者实之”。也即“虚中求实,实中运虚”。一面运无入有,一面力求笔少意多:“笔纵可数意不了,墨彩欲无情转浓”。如此虚实相生,乃成画理,措置得当,使人不可捉摸,于是“生变”,于是“画外有画”。
就笔墨而言,严谨繁聚而浓厚处为实,疏散简洁而冲淡处为虚。善画者以虚破实,以实破虚。然所谓“虚实”,有居于笔墨之上者,在物之有无,在象之隐显。虚实有无之间的互相转换,为“幻”,为“化”。在此“幻”非“空”、“无”,而是在显隐生化之间、似有若无之际。上文诸诗人所谓“山色有无中”,或许可以此义解之。幻居于有无之间,真性湛然。而此处之幻所以得见(现),皆在于“意淡”。虚心淡意,澄怀味象,则万物万象在现与不现之间恍惚幻化,山色也就自在有无之中。(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