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 |
1928年秋徐悲鸿赴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经其安排吴作人、吕霞光、刘艺斯三人到中大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旁听,图为四人合影。右起吴作人、王临乙、刘艺斯、吕斯百。 |
风云时代
二十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吕斯百”的名字时常以美术教授、油画家和美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于报章,他的个人经历也与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的风云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诸多人物中,他与徐悲鸿的交往最令人瞩目,两人在亦师亦友之间。1928年底,中大艺术专科肄业的吕斯百得徐悲鸿推荐,公派赴法国学习美术,6年后学成归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成为系主任徐悲鸿的得力助手。1937年徐悲鸿南上赴桂后代理代理艺术系主任,1940年起正式任系主任,直至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
整个四十年代,是吕斯百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黄金时代。吕斯百在主持中央大学艺术系期间,推动和发展了徐悲鸿的教学体系和艺术主张,使中央大学艺术系一直为全国艺术教育的中心。
作为徐悲鸿的弟子,他致力于学院教育中的基本功,作重视素描和写生,提倡写生,推动西画的本土化,民族化。1943-1944年发表的两篇文章《艺术学系之过去与未来》和《艺术教育》论及中国的学院教育前途和综合的艺术教育,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经典文献,影响深远。
作为朋友,对徐悲鸿的家庭和子女尽心照料。1938年下半年,徐悲鸿蒋碧薇相继离开重庆,“吕叔叔每星期六都把我们兄妹接到他家过周末和星期日,吕叔叔和马阿姨象慈父母亲般地照顾我们”徐悲鸿之女徐静斐多年后回忆到。(《悼念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和油画家吕斯百先生》 ,徐静斐,1987.10)。
吕斯百与夫人马光璇(吴稚晖外甥女)相识于1931年,六年后正式结为秦晋之好。马光璇回忆(吕斯百家属介绍),徐悲鸿把吕斯百引为至交,在重庆时期,常把吕斯百请到家中做客,观其作画,画至得意时,亦常将作品送给吕斯百。此后,徐悲鸿奔走南北,四下南洋,家事亦大多托付给吕斯百办理,包括卖画、照顾儿女等等。
这些内容在此旧藏的徐吕通信中皆有体现,是极为难得的文献资料。信中徐悲鸿与吕斯百大到讨论时局,议论中大艺科招生改革之事,人才提携问题,小到嘱托嘱托吕斯百代为卖画,儿女教育,甚至小猫生仔之事(吕斯百与徐悲鸿均喜爱动物,徐悲鸿曾画一猫赠马光璇),全为交心之语。
作为民国任职时间最长的高等教育艺术科系负责人,吕斯百还是一系列重要美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他是抗战期间全国最大的美术团体——中华全国美术会的15名筹备委员之一,32名正式理事, 1947年还都改选后的五名常务理事,推动开展了第二次和三次全国美展,多次出国展,中国美术会春、秋两季展览,以及多次慰劳性的、宣传性的和募捐性的临时画展。
在他任职期间,中国现代美术名家多执教或就读于此,如陈之佛、常任侠、高剑父、黄君璧、傅抱石、蒋兆和、萧淑芳、谢稚柳、亚明、颜文梁、喻继高、张大千、朱德群、吴冠中、宗其香等。他与很多画家多次联合举办画展,并在创作教学过程中,与许多二十世纪美术名家结下深厚友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