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京

穿越城市:

展现在现代化进程的百年里城市的宏观变迁。

以时间为线索,通过5个比例为1:500的大型3D打印装置让我们一览北京的建筑史发展,其中包括北京地图和5大重要的历史节点。参观者漫步于城市三维模型之间,犹如置身于"城市大峡谷"之中。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城市的巨大变迁与大栅栏的微观变化构成对比,强调了北京建筑跨越历史的风格和持久的元素,并在人与建筑之间重建起亲密的关系。

新闻聚焦

穿越中国:从北京出发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

第14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首展开幕

2014年6月6日,由意大利威尼斯市政府、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国际设计周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平行展暨中国城市馆首展“穿越中国 - 北京”于当地时间6月6日在威尼斯老海军造船厂展区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城市馆是北京国际设计周应威尼斯市政府、2015威尼斯世博会的邀请而发起的第一个以城市规划、建筑为主题的中国城市展示平台,也是继2005威尼斯双年展设立中国国家馆之后,中国在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更多]

活动聚焦

01
瞬间胡同

通过瞬间胡同项目,二人以一系列个案探索了北京老城市备受生存威胁的胡同街巷。项目始于2006年,涉及一系列装置和活动,内容介乎于艺术、社会介入和城市研究,旨在展现胡同组成的城市环境以及四合院及其社区的特殊性。其中还触及了屋里空间、产权争议、社区和身份消失等议题。

详细信息
02
CYJO

CYJO是一名美国视觉艺术家,主要活跃于摄影领域,也有跟文字或图像打交道。作为一名在西方长大的亚裔,她通过自身作品分析不同文化的差别——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视角。CYJO一直试图探索文化、生活经历、传统和现代如何塑造个体和集体身份,以及社会如何影响传统和文化的演变。

详细信息
03
贾勇

贾勇于1963年生于北京,他是北京摄影家协会的成员。

详细信息
04
Kenya Hara

生于1958年的设计师原研哉同时强调物件和经历的重要性。2000年时他呈现了"RE-DESIGN—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成功地告诉大家好的设计可以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品。

详细信息
05
Tea House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修葺改造是为了再现以前的装饰、材料和处理手法,会特别考虑使用者生活环境的审美和环境质量。我们相信这多层次的时间感将为茶馆带来一丝浪漫和特别的味道,以不同用者或住户的使用痕迹增强其历史感。这一感觉也是我们希望在修葺后得以保留的。

详细信息
06
瓦尔瓦拉-沙妩若

生于艺术世家,在莫斯科摄影学院接受教育。1989年的时候她搬到伦敦,在那里工作的15年。2005年的时候又来到中国,一直到现在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差不多6年。在此期间她与中国的画家和策展人合作,在中国不同地区参与并开创了一些具有突破性的视觉艺术项目,不过主要还是在北京和上海。

详细信息
07
CAFA

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设计院校,中央美术学院积极培育有创新设计思维和实际能力的人才,其设计学院尤其关注现代设计的概念,旨在结合思想、表达、本土文化精神和创新思考,从而以专业开发才能构建文化身份认同。

详细信息
08
大众名堂

老北京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北京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北京小吃是深蕴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项重要文化成果。它的每一个品种的制作方

详细信息
09
穿越大栅栏综述

它以横向延展的方式,围绕元朝、明清时期、八十到九十年代经济改革时期和二十一世纪的4大重要历史节点,呈现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变迁等因素如何造就这一街区的建筑和社会特色,以及这些建筑如何在各种影响下依然屹立如新。

详细信息

穿越山水

本次展览证大以"穿越山水城市"为主题,共吸引了65个国家的共同参与,也使其成为历届建筑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从威尼斯到南京,两座历史名城,穿越12000多公里擦出了艺术火花,吸引国内外百余家媒体聚焦... ....[更多]

MAD山水城市

2014年6月4日,MAD建筑事务所携最新项目"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亮相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MAD正在尝试通过这一城市尺度的作品,实践一座理想中的"山水城市"... ....[更多]

论坛摘要

开幕式后,威尼斯副市长、威尼斯世博会在市政厅与由王志忠率领的中国城市馆代表团进行了会见,双方就城市发展、旅游开发以及旧城改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随后,双方还在市政厅举办了“穿越与回归—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规划与建筑专题论坛”,代表团成员、威尼斯市副市长劳拉-芬卡多女士、威尼斯大学校长瓦塔尼先生等中外嘉宾共同参与研讨。

1 广安控股-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申献国
老街区必须要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地社区及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老街区的保护发展…… [详细]
3 阳光100集团总裁易小迪代表建筑师胥一波
大栅栏是街道,街道也是社区。用社区恢复街道的人文属性非常关键,我们提出Street Community就是要探讨如何让社区的商业开发成为‘街道社区’,在这方面,欧洲城市边保护边开发的经验值得每一个中国地产商借鉴…… [详细]
2 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
关于如何开发,如何合理开发,中国的地产企业应该有更立体的责任感。我们希望以更环保、更自给自足、更人性化的服务、更互动的内外空间、将景致与人人皆可分享的空间理念落实,进而承载一种理想生活…… [详细]
4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大栅栏项目的参与者之一吴晨
所谓的城市复兴实际上是我们通过综合的手法,包括引入一些时尚的展览或者新的生活方式。使城市这个机体逐渐健康和强壮,逐渐使它重新恢复活力…… [详细]